項目類型:生態濕地設計
西溪濕地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作為罕見的城市次生濕地,西溪是原住民長期以來農耕、漁耕的結果,這種對濕地進行的長期持續性人工干預造就并維持了西溪濕地,并形成了由魚塘斑塊構成的魚鱗狀大地景觀和特別的鄉土文化地理單元。因“利用”而實現“保護”的奇妙模式,是西溪濕地區別于其它自然濕地的根本。
西溪綜合保護工程始于2002年,于2008年建設完成。工程在堅持“生態優先、最小干預、修舊如舊、注重文化、以民為本、可持續發展”六大原則基礎上,重點保護了西溪10平方公里基塘系統的功能和特色,設置了費家塘、蝦龍灘、朝天暮漾三大生態保護區,在此保護區內確定生態環境承載力,保護生物多樣性,加強生態監測,禁止建設與濕地游覽無關的內容。逐步修復西溪遭到破壞的生態系統,并向良性循環方向發展?;謴筒⒅亟艘慌匀缓腿宋木坝^,精煉為“三堤十景”:福堤、綠堤、壽堤,秋蘆飛雪、漁村煙雨、火柿映波、蓮灘鷺影、龍舟勝會、河渚聽曲、洪園余韻、高莊宸跡、蒹葭泛月、曲水尋梅,繼承和延續西溪民俗文化和人文精神。建設中國濕地博物館、杭州濕地植物園、蓮花灘觀鳥區、野生動物救助站等重要科普教育基地。工程重點探索了獨具特色的“西溪模式”,其核心是樹立積極保護的觀點,即以保護為目標,以利用為手段,通過適度的利用來真正保護濕地,實現保護與利用的雙贏。
西溪濕地于2005年2月1日被批準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級濕地公園,并于2009年7月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